同样是全民男神,同样是泳坛小将,很多人喜欢拿孙杨和宁泽涛相比,他们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夺冠时会哭、领奖时会哭、失利时会哭、感谢教练时也会哭……“爱哭”一度成为贴在孙杨身上的一个标签。那个早早接受游泳训练时的青涩少年,训练时累了会哭;现在成了世界冠军和全民偶像,每次大赛不管是夺金还是丢金,都经常嚎啕大哭,哽咽不止。在2015年的喀山世锦赛,孙杨甚至4次落泪。
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400自由泳比赛中,孙杨0.13秒之差败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获得银牌,瞬间,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袭来,所有的标题,都在讲述着一件事情:孙杨失去了金牌。
眼泪,是孙杨成长之路上最著名的标签。有人统计过,过去的8年,他哭了14次,但熟悉孙杨的人都会懂得,眼泪不是代表软弱,男孩的眼泪是为了成长为男人。
而8月14日,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结束,里约奥运会游泳项目就此收官。宁泽涛是最后一棒,游完的他迟迟没有上岸,把背影留给了我们,一个大写的“疲惫”。可是赛后的CCTV采访,他还是展露了一如既往的笑容。
那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家庭教育真的不一样。
作为母亲,杨明一直把孙杨看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杨明说:“为了抓紧时间训练,我从来不让孙杨把时间浪费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孙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还帮他系过鞋带。另外,他从不背书包,一般都是我给他整理好了,目的就是让他全身心投入训练。
在这种种超越了母爱范畴的行径影响下,孙杨对母亲既有爱戴尊敬的一面,同时也有反感叛逆的一面,是因为孙杨母亲杨明过分呵护和无限越界的教育方式。
而文红对宁泽涛的寄语是:宝贝儿子,妈妈看到你今天取得的成绩十分高兴,为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接下来,任重道远,但是妈妈相信你、支持你,也希望你一定要记得,累了,困了,乏了,回来吧,妈妈这里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而在刘文红的教育方式下,宁泽涛心态稳定、平和坚韧、克制有礼,收获了无数赞誉。
两个孩子长大后,为何一个爱哭、习惯用眼泪表达感情,两位妈妈的教育和陪伴方式对性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当大多数人把一块金牌看的比一个人更为重要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病了。当多数人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才能想起为体育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病的不轻。
可是生活哪能一帆风顺呢?父母能陪伴到孩子几时呢?当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了父母的帮助,他自己该怎么办呢?
其实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努力过就不遗憾,真的不丢人。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