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在一起的人,每天跟孩子之间发生若干件事,建不建界限,如何建界限,如何把握度而不会伤害孩子,哪种应对在暗暗的毁坏了孩子?总之“度”是个“说它千遍也不厌倦”的问题。
除非你不带孩子。
比方说吃饭时想让4岁多的孩子用勺子吃饭。
就一定得看看孩子用手抓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孩子不爱吃饭,就要去着手解决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
如果这时候僵化的执行,“不用勺子就不行”的原则,我们就在过一种虚假的生活
在小水滴幼儿之家也会有孩子用手抓饭,因为他想把青菜挑到旁边,勺子不太灵活,而那个青菜是老师特意锻炼他而放的,是正好合适他能承受的量。这时候老师就正色说:某某某,用勺子,大口吃。
然后老师自己吃一大口。他看老师一眼,就会拿起勺子,吃上一大口。一个孩子面对他觉得困难的事情会有些无力,他刚刚不光是主动积极的挑,还有实在不想吃青菜,就抓着饭磨蹭,心里是软弱的,老师的这一句话里要给孩子一些力量,也不是执行“不用勺子就不行”的原则。
也有的孩子是在家里抓惯了,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用手工作,不是在感受自己的手在触摸到饭粒的那种惊喜,如果是在工作,他的表情会很认真,他的眼里会有一种光芒,就是发现的惊喜,不一定是大光明的,但眼里一定是有光的,手上也是有力气的。—这样的研究工作不会持续一年以上,甚至他的一次研究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甚至有可能不超过5分钟,在持续观察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时刻,你突然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点光弱下去了,他开始望着别处,如果你没有注意这个小小的转折,他就有可能伸手去大家的盘子里抓了菜,涂抹在桌子上。接下去把餐桌弄得更加狼狈。这时候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破坏周围环境”的空间里,而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你可能误以为他还在工作。
如果孩子在你的误解中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孩子就会习惯于无序,这会给他与他人的相处带来极大的困难。普通的成人带你的孩子会觉得很累。在小水滴幼儿园我们为这样的孩子重建新的秩序与空间。老师会直接了当的对他说:用勺子。
用这句话是在为孩子建设新的空间,也不是执行“不用勺子就不行”的原则。
如果孩子过去的生活里从末接触过有界限的成人,他会不听。这时候老师就会帮他停止下来。比方说把碗先收在公共的位置上,等他回到可以合作的状态里。我把这个叫做“停止一切”。这时候孩子要跑下桌子,要拿其它人的碗,要去抓玩具甚至要去睡觉,都是不可以的。如果成年人观察到孩子的生活中失去了秩序,就用“停止一切”法,等孩子愿意回到秩序里。
家庭中建立好的秩序不要任意更改,不要今天觉得孩子的行为要符合餐桌礼仪就要求孩子,明天又读了一个“无条件的接纳”又觉得应该允许孩子抓饭。
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这些都是外在,那个日夜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可以看到他的一举一动的人,只是你而已。也许他不用勺子有其他特别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只有你才可以找到。
来源:爸妈心理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