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可分为社交敏感(又称社交紧张)和社交恐惧症两种。一般的社交敏感常与社交者的个性特点及缺少锻炼有关,与交往的不当认知和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经验、交往技能也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质是一种心理未成熟的表现。社交恐惧症的产生常是过去经验的泛化或是通过条件反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
也与社交者的个性特征和家庭遗传因素有十关;社交恐惧症的产生还跟交往者的高要求与低能力之间的剧一章烈冲突有紧密关系。人的社交恐惧症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 大来源于后天。比如,人们在某一次较大场合的社交中,可能受年轻到了极大的刺激,因而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随之形成条件反交射,从而构成一种不受思想调节支配的亢奋的心理状态。往的例如,有的人们思维敏捷,富于幻想,追求美好的东西,总心理希望自己能成为优秀人才。但是,由于本身的欲求与实际能力障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他们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不愿意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更不愿意听到说自己不如别人,一旦听到别人的某种议论,就会受到刺激,或者一旦发现自己确实不如别人,也会在失望中受到刺激,造成社交恐惧。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
从心理角度来讲,社交恐惧症的病因主要是充满“缺乏性动机”。我们知道,动机决定着人的行为,一般而言,人的行动来源于两大动机,即“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缺乏性动机以排除、避免、逃避危险或威胁为特征,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习惯被动地接触人和社会,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回避有失身份的活动和羞愧、害怕等情感。另外,社会实践少,心理平衡与调节能力较差,也是社交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有些人,一旦置身于人们的视线之中,就会局促不安,生怕被别人瞧不起,处处谨小慎微,这便加重了心理负担,使原本脆弱的神经更加敏感。这样的人,往往被人家多看上一眼或低声议论几声就会紧张起来,脸红心跳,语无伦次,而紧张往往会导致失误,因此更会加深社交恐惧心理。(2)案例某晚,甲同学在寝室与室友发生了激烈争吵。原来一段时间以来该寝室频频发生失窃事件,很多同学将甲同学视作了嫌疑对象。当晚由于一件事意见不合,大家便争吵了起来,还直指交甲同学就是偷窃者。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甲同学终于向辅导往心员承认东西是她偷的,并表示了悔改之意,但她不敢向室友亲口理承认,而她的室友却对她的忏悔之意无法接受,对她态度冷漠。于是甲同学整日神思恍惚,不肯回寝室,不敢和同学说话,怕见同学,口口声声说再也抬不起头了,深更半夜还在校园里游荡。每晚辅导员都要通过各种方法安抚她的情绪直至她入睡,并一次次地找她谈话,让她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谅解和帮助,同时也与她的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做好她的思想工作。
另一方面,对她的室友也进行了多次的谈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室友们从极端抵触到消极抵抗到最后积极的配合,表示她们将积极配合学院和老师将此事处理好。事后,甲同学将所有窃得物品折价归还给每位同学,并向所有室友道了歉,室友们也表示了谅解。甲同学目前已搬回了原来的寝室,正从此事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她说,老师的帮助、同学的谅解让她觉得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也对与室友们的平静和睦相处又充满了信心。
克服社交恐惧心理的方法
①社交者要调整好自己的认知结构,改善个性品质。克服社交恐惧,首先,在于正确评价、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强自信,树立起成功交往的信心。其次,社交者要加强社交锻炼,认真学习各种社交技巧,提高交往能力。再次,由于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一般来讲,患者本人是难以完全解决的,因而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需要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心理辅导人员可以综合运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等手段来帮助患者克服和消除社交恐惧。
②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研究发现,社交恐惧者虽然一遇到交往就沉浸在恐惧和忐忑不安中,但由于无意识地回避恐惧对象,实际上他们很少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东西,因此这种恐惧往往表现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一十旦正视了它,也许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有针对性的一章内容。如嘲笑、冷落、讥讽、暴力等,这些情况每个人在交往中都 大可能遇到,但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很少遇到,因而在正常情况下,年轻这些对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没有特殊的威胁性。如果在与人交往交之前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就会减轻心理的恐惧感。
③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或改变不利于交往的气质心理因素)。抑郁质的人一般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特别敏感,生怕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因失态遭人品评、嘲笑,因而往往在交往前就受到自己所构思的外界压力的影响。这就自然使得自己在交往中异常紧张,导致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手足无措。这样的表现从别人言谈举止中所得的反馈信息自然不会好。在紧张敏感的神经作用下,形成心理紧张加剧,导致交往过程中恐惧情绪的恶性循环,于是就只好躲避了之。了解这一规律,就可以经常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克服社交恐惧的适应性心理训练。如在开始交往时,只需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和怎么说,而不必去顾忌别人的反应,这样就会在心理上居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良性循环。
④明确社交的意义。应该从思想上弄清楚社交是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需要,是增加才干、了解人生和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这样就能从动机上由“缺乏性动机”转变为“丰富性动机”。具有“丰富性动机”的人,能理解环境,解决难题,勇于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探索环境中的新异变化,能从同别人的交往中得到快乐,善于自我表现,自尊而且自信。只有明确了社交意义,人才能主动地去社交,他的一切活动及言语就会围绕着交流不同的概念、观点、情感、意向、信息的社交本质而转,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交的心理。
⑤有意识地寻找外部刺激,以增强心理承受力。怕社交,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人们怎样击退威胁,他自然也就不愿受到威胁了。因此,要排除社交交恐惧症,不妨主动地寻找外部的刺激,以培养和锻炼自己解决问往心题的能力。例如,外单位要来你处搞一次联谊活动,而你又具有理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你就应该主动地担当起联谊会中“串客” 的角色,通过自己与陌生人打交道,迫使自己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受到锻炼。这样多次地寻求外部的刺激,自己就会逐渐变得老练起来,在社交活动中也会得心应手。